紫菁星空文学网>网游小说>医界天骄 > 第31章 青藤端砚(求收藏)
    “他们都是干那个的!”秦洧川凑近了小声说道。

    “哦~”陈伟澈恍然,却是知道他的意思,这些人恐怕都是盗墓贼,身前的器物上有的还粘着泥土,不过这种来源才是真正的古董,绝对没有假货。就是怕有病菌什么的,不大干净。但陈伟澈是医生,有许多种办法可以帮助消毒而不损坏器物,倒是不怕。

    走到第一排摊子尽头的时候,秦洧川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,秦洧川接听之后,十分歉然地转过头来,道:“我老婆打来的,说是孩子发烧了,让我赶快回去……”

    陈伟澈道:“没事,你先回去吧,我一个人转转就行!”

    秦洧川道:“那我先走了,有什么事就找周天虹,我跟他交代一声,你走的时候派车送你回去!”

    “好!”陈伟澈点点头,与秦洧川告别,然后就一个人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走了几步路,见到一位老实巴交的大爷坐在地上,与众不同,这位大爷胡子花白,皮肤黝黑,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容,一看就是那种长期干农活,农村里出来的朴素老汉,绝不是干盗墓这一行的,估计东西都是家里祖传的。

    他身前地上摆着一块干净的藏青长布,上面搁了几只古旧的碗碟,香炉,青铜小鼎,古铜钱,砚台等物,东西都擦得干干净净,陈伟澈对这样的人比较有好感,心道,在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那里买东西,还不如照顾这位老伯的生意呢,当下就蹲了下来,拿起那个砚台观看。

    老汉就在一旁介绍:“这个物件,是我祖爷爷的祖爷爷的祖爷爷流传下来的,说出来不怕小哥你笑话,我祖上也是书香门第,后来遇上乱世才渐渐没落,这个砚台绝对是好东西啊,正宗的明朝物件,背后还有名人题的字呢。”

    陈伟澈翻转过来一看,只见背面刻着“以文会友,徐渭赠清泉兄”几个字,笔力苍劲,是不是徐渭的真迹不知道,但这个书法着实了得。至少陈伟澈写不出这样的字来!

    这方砚台呈紫色,石质温润细腻,长约15厘米,宽约9厘米,厚度大概在3厘米左右,随形制砚,一面砚堂平整,背面雕刻青藤纹,聊聊数刀,却不失飘渺飞旋,超逸有致,配上徐渭的字,显得格外清雅。

    砚台入手沉甸,摸起来十分光滑细嫩,恍如女人的皮肤,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成,洗得干干净净,没有半点墨渍,能见到自然的石纹,颜色均匀,并无任何破损或修补过的痕迹。

    “莫不是端砚?”陈伟澈虽然对古董没研究,但砚台却略有涉猎,因为他爷爷就有一块上好的乾隆伏虎砚,乃是前国.家.领.导人所赠,他小时候经常拿起来把玩。

    陈伟澈仔细端详,随后又用手敲了敲这方端砚,发出像敲木头一般的声音,心下就更加确定了,必定是端砚无疑,因为,端砚之中以木声为佳,瓦声次之,金声为下,这三种不同的声音,分别体现出端砚石质的嫩与老。

    端砚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(又称斧柯山),因其“体重而轻,质刚而柔,摸之寂寞无纤响,按之如小儿肌肤,温软嫩而不滑”,且有不损毫,宜发墨的特点,自唐代问世以来,端砚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。加上纹理绮丽,各具名目,加工技艺亦愈纷繁,地位越来越高,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,长盛不衰。

    文房四宝,砚为其一,而华夏所产的四大名砚,尤以端砚为最。其研墨不滞,发墨快,研出之墨汁细滑,书写流畅不损毫,字迹颜色经久不变,好的端砚,无论是酷暑,或是严冬,用手按其砚心,砚心湛蓝墨绿,水气久久不干,故又有“哈气研墨”之说。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有诗赞曰:“端溪古砚天下奇,紫花夜半吐虹霓。”

    而现在随着几大名坑砚材枯竭,近年已所有名坑都已“封坑”,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,无石可采,偶有难得的好石,被现在那些庸工俗手一雕,是为废品,端砚便越发珍贵,更何况雕工精美的古董乎?

    不得不说,古人在工艺品方面的手艺要远比现代人强!